荒漠化给蒙古高原带来了严峻的生态和环境挑战。由于其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覆盖的各种气候带,很难在整个MP中使用统一的指标来量化荒漠化分布。为了准确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绘制了1990年至2020年30米分辨率的荒漠化空间分布图。首先,利用MP上的水分指数确定了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和陆地卫星数据,构建了特征空间模型和五个机器学习模型来制作地图。进一步分析了荒漠化的时空分布,并利用大地测量模型确定了荒漠化分布和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荒漠化潜在发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3.88%。用于荒漠化评估的梯度增强树模型具有最佳性能,总体准确率最高,为88.18%。2010年标志着MP从土地退化到土地恢复的关键过渡。2010年至2020年,蒙古南部的沙漠化土地继续广泛恶化,而中国内蒙古基本上进入了全面恢复阶段。降水和土地利用成为蒙古高原和蒙古荒漠化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力,潜在的蒸散量和降水影响着中国内蒙古荒漠化的分布。土地利用变化是MP和蒙古荒漠化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本研究构建了一个适用于MP荒漠化监测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解决了长期缺乏精确荒漠化数据的问题,为该地区和世界其他大型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决策支持提供了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