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ease time:
Aug. 15, 2024, 3:15 p.m.
Category:
新闻与事件
Label:
土地退化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它也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标之一。蒙古是全球土地退化的热点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干旱、草原退化和荒漠化的影响。蒙古日益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对整个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生态系统产生了直接影响。
本次野外工作的目的是识别典型研究区的地理特征,估算草原产量,测量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盐度,验证荒漠化信息提取的结果,并进行有价值的讨论。现场工作图片如下。
实地工作组由6名中国人和1名蒙古人组成,蒙古国工作人员是蒙古国立大学的达瓦多吉教授。实地工作始于乌兰巴托,首先向北前往埃尔丹、达尔汗和苏赫巴托(俄罗斯和蒙古之间的边境城市)。然后沿着中蒙铁路一路向南,途经乔伊、赛山,抵达扎门乌德(中蒙边境城市)。该线路通往蒙古的7个省,包括乌兰巴托、TOV、鄂尔浑、色楞格、顿戈维、戈维森伯和多尔诺戈维省,全程约1800公里。
本次野外工作共收集了74个样本数据(包括土地覆盖验证、草产量、土壤温度、湿度等数据)。相机拍摄了610多张照片(4.68 GB),包括地形、地貌、民俗、植被和动物。无人机拍摄了998张照片,总计10.8 GB。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中蒙铁路(蒙古段)沿线的土地覆盖类型总体上呈现出从北向南森林、真草原、荒漠草原和贫瘠的分布趋势。这与当前土地覆盖解释结果中土地覆盖类型的分布趋势相似,但具体分布范围与当前土地覆被解释结果不同。总体而言,中蒙铁路东侧的草产量比西侧丰富。从东到西,草产量逐渐减少,即东部的荒漠化程度比西部轻。与此同时,土地退化从北到南逐渐加剧。其中,由于农业用地激增和快速城市化,位于中蒙铁路沿线北部的达尔汗和乌兰巴托的土地退化明显。
这项实地工作加强了中蒙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土地退化研究积累了实地调查数据,促进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土地退化风险的防控和决策支持。
由IKCEST减灾知识服务系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