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大陆科学资源管理

Eurasian Continental Scientific Resource Management

Register    |    Login

东海丝绸之路与南海丝绸之路

/media/document/imgs/文档24.jpg

Release time:Nov. 28, 2024, 10:36 a.m.

Category: 地理

Label:

东海丝绸之路 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主要有两条路线:东海丝绸之路与南海丝绸之路。 东海丝绸之路 东海丝绸之路主要通往日本和韩国。其历史可追溯至周朝(公元前1112年),当时政府派遣一些中国人前往朝鲜,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港口出发,向朝鲜人民传授农耕和养蚕缫丝技术。 自那时起,养蚕、缫丝和织造技术便通过黄海逐渐传入朝鲜。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许多来自齐、燕、赵等国的人逃往朝鲜,并带去了蚕种和养殖技术,这加速了朝鲜丝绸纺织业的发展。 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频繁前往中国。他们将从浙江省台州获得的蓝锦缎作为样品带回日本。自唐朝起,江浙两省的丝绸产品便直接通过海路运往日本,丝绸产品正式成为商品。 宋代,大量丝绸产品出口至日本。元代时,政府在宁波、泉州、广州、上海、澉浦、温州和杭州等许多港口设立了市舶司,以向日本出口丝绸产品。 市舶司在唐、宋、元及明初各朝,在各港口设立了远洋贸易和市场管理部门,以管理海上对外经济事务。 由于清朝的海禁政策,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海禁政策是明清两代实施的一项禁止海上活动的禁令。 南海丝绸之路 南海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南海丝绸之路因其以南海为中心而得名,当时的起点主要在广州、泉州和宁波。 与东海丝绸之路一样,南海丝绸之路也始于秦汉时期,从三国时期至隋朝逐渐兴盛,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并在明清时期开始衰落。 隋朝以前,海上丝绸之路是继陆上丝绸之路之后最著名的交通路线,后来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其替代选择。 隋唐时期,西部地区的战争导致陆上丝绸之路中断,海上丝绸之路得以兴起。 唐末宋初,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通往东南亚、马六甲、印度洋、红海和非洲大陆的新航线,使海上丝绸之路再次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