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大陆科学资源管理

Eurasian Continental Scientific Resource Management

Register    |    Login

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导致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构造伸展方向发生转变

/media/document/imgs/地球科学.png

Release time:Nov. 27, 2024, 11:05 a.m.

Category: 地球科学

Label:

由于被俯冲的洋底板块消失,古太平洋板块在早白垩世时期于欧亚板块之下的俯冲方向变化仍存在极大争议。然而,东亚大陆内部的板内变形构造为重建与古太平洋/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相关的大陆内部古应力场提供了绝佳契机。对胶东半岛五莲变质核杂岩(WL MCC)拆离断层带内侵入的后动力型镁铁质岩脉开展的磁化率各向异性(AMS)、地质及年代学分析表明,约120 Ma时,地幔来源的岩脉呈北西西-南东东(301°-121°)向伸展构造环境就位。结合我们前期对变质核杂岩的运动学分析结果,可得出变质核杂岩早期(135-122 Ma)伸展抬升至晚期(122-108 Ma)岩脉侵位期间,板内伸展方向发生了约21°顺时针转变。这一变化被认为与古太平洋板块在欧亚板块之下俯冲方向的变化有关,即从122 Ma前的向西俯冲转变为122 Ma后的向西北西俯冲。